(指導老師:王愛君 陳遠瞻 團隊成員:林小敦 何胤良 何恩希 劉江坤 劉怡彤)為引導青年在行走課堂中“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偉德體育官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英歌”潮汕小分隊赴廣東潮汕地區考察調研當地獨具魅力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
圖1:團隊合影
7月2日,陽光明媚,團隊成員前往廣東省陸豐市甲子鎮英歌文化藝術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甲子英歌舞的專項調研活動。抵達目的地后,第十三代英歌舞傳承人林炳光師傅親自上陣,向同學們講解甲子英歌舞。
圖2、3:傳承人向團隊介紹甲子英歌
英歌文化藝術服務中心的展覽廳內,團隊成員們被一件件精美繁雜的英歌舞服飾深深吸引。林師傅介紹到這些服飾從頭到腳共有13件之多,每一件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匠人精神。師傅們耐心地逐一介紹,并且帶領成員們觀賞英歌舞表演的視頻,讓成員們對英歌舞的服飾文化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甲子英歌不僅具有粗獷豪邁、剛勁有力、古樸沉穩等多重藝術風格特征,而且還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形態,擁有嶺南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甲子英歌舞講究陰陽相生,剛柔相濟,其中太極八卦圖陣造型乃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充分顯現。作為陸豐市甲子鎮的傳統民間藝術,甲子英歌舞是先輩們用勤勞與智慧創造出來的產物,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它承載著甲子人的記憶和歷史。甲子英歌舞是當地傳統節日中的一個文化符號,更是甲子人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符號。
圖4、5:展廳
7月4日上午,團隊踏入甲子英歌的發祥地——“武當一葉”元天上帝廟,古樸的建筑、莊嚴的氛圍瞬間將眾人帶入了一個充滿歷史沉淀的世界。在理事會成員的熱情接待下,小分隊成員不僅仔細聆聽了關于元天上帝廟作為甲子英歌搖籃的傳奇故事,還深刻感受到了這一文物古跡所承載的文化重量,在深入了解甲子英歌與“武當一葉”元天上帝廟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武當一絕”、“舞”亦是“武”的深層含義及精神傳承后, 團隊成員們無不為之動容。甲子英歌不僅僅是一種舞蹈藝術, 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它蘊含著當地人民對歷史的尊重、對英雄的敬仰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圖6:甲子元帝廟
圖7:團隊與國家級傳承人合影
7月4日下午,在團陸豐市委、陸豐市文旅局和陸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部門的支持下, 同學們深入了解并調研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的傳承與發展現狀,以及非遺文化相關政策和未來的實施與發展,將對實踐隊的每位同學在日后印證理論知識,練就實干本領起到十分深遠的影響。
圖8:陸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7月5日,同學們來到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梅兜村,對榕義興英歌舞隊的多位非遺傳承人及年輕學員進行采訪。從他們的講解中,團隊了解到潮汕人對英歌舞的深厚情感與獨特情懷,這種自小便根植于心的文化認同, 使得舞英歌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無上的榮譽。
圖9、10:采訪英歌隊員
其后,團隊與榕義興英歌舞隊的龍會長及負責人魏楠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會上, 兩位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榕義興英歌舞隊的發展歷程, 強調了熱愛與堅持是支撐他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他們介紹到目前隊伍規模已壯大至兩百余人, 為鼓勵更多人參與學習, 12歲以上的學員均可免費接受培訓, 同時, 還為幼齡兒童開設了低收費的興趣班。此外, 榕義興還積極創新, 將傳統戲服元素融入英歌服飾設計中, 不僅豐富了表演形式,也為英歌舞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11:與龍會長座談
7月6號,團隊成員們來到揭陽樓欣賞榕義興英歌舞隊的精彩表演,隊員們動作剛勁有力,生動再現了梁山泊好漢的英勇故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
圖12:榕義興英歌在揭陽樓表演
圖13:團隊成員與英歌隊員合影
7月7號,同學們來到揭陽學宮進行紅色研習并欣賞其周邊的英歌文創。感受革命遺跡,叩問初心使命,團隊成員堅定理想信念,立志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圖14:揭陽學宮紅色研學
“英歌"潮汕小分隊堅定文化自信,關注非遺命運,立足立德樹人、深耕德技并修。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青年學生走出學校課堂、走向大好河山、探求非遺源頭、觸摸歷史古跡、揭秘英歌文脈,煥非遺,筑夢存!